行业动态

能否以“疫情属不可抗力”为由中止劳动合同?专家这么回答

时间:2021-01-18 发布者: 浏览次数:9915次
因为这场疫情,“停工停产”“不可抗力”“劳动合同中止”等成为近期企业劳动用工热搜词。9月17日下午,由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、北京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主办的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,助力企业健康发展”系列公益活动正式启动,骨干仲裁员、资深律师、劳动法律顾问等专家通过线上系列公益培训,为企业和劳动者解答了这些疑问。


例如,疫情期间,一些用人单位以新冠肺炎疫情属不可抗力为由与员工中止劳动合同,员工失去工作,将单位告上仲裁或法院的例子屡见不鲜。这种情况法律会如何认定?


专家分析,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属于不能预见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。不可抗力是民法的一个法定免责条款,受疫情影响的民事合同主体可依法适用不可抗力条款。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最高人民法院等七部门联合发布《关于妥善处置涉疫情劳动关系有关问题的意见》当中指出:“受疫情影响导致原劳动合同确实无法履行的,不得采取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的做法,企业和劳动者协商一致,可依法变更劳动合同。”因此,劳动合同主体则不适用并不得因此中止履行劳动合同。


专家认为,劳动法未引入不可抗力免责条款,主要原因是劳动关系是一种从属性的不对等关系,不同于民事关系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。如果用人单位因不可抗力而免责,则会直接影响劳动者生存权。劳动报酬是劳动者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,即使出现不可抗力,劳动者的该项权益仍需予以维护,用人单位也应谨慎区分民事关系与劳动关系适用不可抗力的条件、法律后果,避免适用错误,侵害劳动者权益,并因此承担违法后果。



内容来源:北京日报

版权说明:本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除确实无法确认,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,感谢原创者的付出。如涉版权问题,烦请留言,我们将迅速处理,谢谢!)


— END —


默认文件1585879622594.png


【返回列表】